跳到主要內容區

科學路上我們同行 呂子琦老師

科學路上我們同行  呂子琦老師

    自然科是一門極具實用性的學問,雖然課堂中的理論與公式有時讓人感到困惑與吃力,但當這些知識能轉化為生活中的實作成果,便能讓人從「做中學」中獲得真正的成就感。我期盼那些在物理或化學學習中感到挫折的學生,能跳脫課本框架,利用自主學習時間來到創客中心走走,尋找屬於自己的答案,重新點燃對科學的熱情。

    科學競賽是一個促進師生共同成長與突破的舞台,每當參與大小競賽,我總是比學生還要投入,陪著他們反覆研究、設計與測試。雖身為老師,但每一項競賽作品的製作,對我來說都是一場全新的學習旅程,在一次次修正與思考中,我們一起讓作品逐漸完善。教學的過程,不只是知識的傳授,更是培養態度與解決問題能力的歷程,讓學生學會將課堂所學實際應用,也獲得課本以外的寶貴技能。

    這次同時指導科展與仰望盃,對時間的調配是一大挑戰,科展從去年12月一路持續到今年4月中,仰望盃則歷經初賽(1 月初)、複賽(3 月底),直至全國決賽( 5 月初)。幾乎從下學期開學起,我們每週晚自習與週末都在加緊腳步準備,面對來自全國各地優秀隊伍及專業評審,學生在製作簡報與答辯過程中,明顯感受到壓力與挑戰。但也正是這份壓力,激發了他們更深入理解自己研究內容的動力,並開始學習如何有邏輯、有自信地表達自己的觀點。

    看著他們從羞澀走向自信,從依賴引導到能獨立思辨,是我身為教育者最欣慰的時刻。這兩場競賽的指導歷程,更讓我深刻體悟:老師的角色,不只是知識的傳遞者,更是啟發者、陪伴者與夢想的點燃者,學生的潛力往往超乎我們的想像,只要給予適當的機會與耐心引導,他們就能綻放出屬於自己的光芒。每一次與學生一起熬夜修正作品、一起為成功歡呼的時刻,都是我教育旅程中最寶貴也最感動的回憶。

    最後,感謝學校行政團隊與家長的大力支持,讓我們能無後顧之憂地全力投入,更感謝學生願意相信我、與我並肩前行。未來,我期盼陪伴更多孩子邁向自己的高峰,帶著夢想,一步步踏實前行。

 

201 楊喆茗

    這次科展中,我的主題是運用人工智慧偵測流水聲,目的是應用於漏水偵測與環境監控,我學會了如何收集聲音資料、進行特徵擷取,並訓練模型判斷水流與滴水聲。雖然過程中遇到背景雜音干擾與準確率不穩定等挑戰,但經過不斷調整與實驗,最終成功完成系統,看到成果的那一刻,讓我感到非常有成就感。

    這段經歷不僅讓我更了解AI技術,也培養了解決問題的能力。感謝老師的指導與家人的支持,讓我順利走過這段充滿挑戰的旅程。這次科展對我而言,是一次重要的成長與突破。

 

502班 王婕羽、簡培宸、莊仕烜,503班 張君瑞

201班 張晉睿、詹心晴、張倢綾、王冠甯

 

    參加仰望盃科學實作大賽,對我們每一位來說,都是一段難以忘懷的旅程。從最初的發想到實作、報告撰寫、上台簡報,每一個環節都是挑戰,更是一次次自我突破的機會。

    起初,我們沒有太多準備時間,題目本身也充滿挑戰性,但我們不曾輕言放棄。儘管過程中困難重重,例如:接線出錯、構想無法實現、材料採購與實作延誤,甚至常常為了資料、簡報內容熬夜到深夜十一、二點,我們仍然咬牙堅持,因為看到作品從無到有的過程,是無比令人感動的。

    比賽的過程,更是一場全方位的歷練,我們除了要清楚詮釋作品的原理與設計,更要即時應對評審教授們突如其來、深入細節的提問。有時候,問題連我們自己也沒預料到,但我們憑藉分工合作與充分準備,成功讓評審們理解我們的想法,也讓我們在一次次提問與反思中,不斷精進作品。

    其中,有隊伍結合紫外線與感測科技,致力於改善空氣中尼古丁污染;也有隊伍設計光電音樂盒,結合光感應與聲音三要素,展現創新思維與技術整合力。我們把書本上的知識,轉化為真實可操作的裝置,讓科學變得真實可感,透過這段旅程,我們不僅學習了課堂以外的知識,更學會如何溝通協調、分工合作,也深刻體會到「團隊」的意義。每一位組員的堅持與投入,都是成就這次成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
    比賽當天,看到其他縣市的參賽隊伍與優秀作品,我們也深刻感受到良性競爭的價值──彼此觀摩、互相啟發,而非單純比高低。每一場評審提問都精準指出我們報告中的不足,讓我們更能正視自己,追求改進。頒獎時的那一刻,我們原本並未抱持太多期待,甚至有人笑稱願意用壽命交換一個好名次,當銅牌獎揭曉、唸出我們的隊名時,我們難以置信地歡呼起來,這個超乎預期的肯定,是對我們努力最好的回報。

    我們也深深感謝一路以來的指導老師,子琦老師嚴謹卻不保守,陪我們反覆練習與修正,用言教與身教啟發我們思考與創新,在老師的引導下,我們學的不只是科學,更是態度與品格,這些精神財富將伴隨我們走得更遠。這次仰望盃不僅是一場比賽,更是一場讓我們反思與成長的旅程。我們學會了追根究柢、不畏困難,也激起了對未來挑戰的渴望與勇氣。我們相信,只要懷抱夢想、腳踏實地,每一位普通人都能成為發明家,每一份努力都將帶來不凡的回報。

 

瀏覽數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