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

慧燈中學──住宿學校的時代意義

慧燈中學──住宿學校的時代意義        校長 游文聰

    回顧慧燈中學創校28年來,秉承孔夫子「弟子入則孝,出則悌,謹而信,汎愛眾,而親仁,行有餘力,則以學文。」的全人教育概念,標舉「先教做人,再追求學問」的辦學理念,已作育國中畢業生9051人,高中畢業生5346人,合計14397人,雖非龐大,在少子女化浪潮下,卻已逼近宜蘭縣頭城鎮的總人口數,培英育才,著有績效,炳耀校史,足堪典範,不愧創校諸賢。

    世局變化無常且迅速,如農業社會進到工業社會,進而發展成資訊社會,每一個世代都有其挑戰與課題,勇於面對挑戰且善於回應者,得以生存與發展,否則將面臨淘汰。當今教育面臨兩大挑戰,一是生育率驟降的少子女化所導致的生源短缺,一是數位科技快速發展開啟人工智慧(AI)全面滲透對教與學的衝擊。

    隨著社會進入少子化時代與網路3C產品普及化的趨勢,中學生的行為模式與心理狀態出現了明顯變化,並帶來多方面的不良影響,概述如下:一、社交能力退化:少子女化導致同齡人數量減少,中學生缺乏與同儕互動、協作及衝突解決的機會。加上長時間依賴網路社交,減少了面對面溝通的經驗,使得部分學生在人際互動中出現退縮、表達困難或孤立現象。

二、自制力與專注力下降:網路3C產品以即時回饋為特性,使學生習慣短暫刺激,難以耐心等待或專注於單一任務。長期下來,學生容易出現分心、學習興趣降低,以及時間管理不當等問題。

三、心理健康問題增加:少子女化背景下,家庭結構趨向小型化,學生獨處時間增加;而網路使用則可能加劇社群比較心態。這些因素容易引發孤獨感、自卑感,甚至出現焦慮與憂鬱等心理健康問題。

四、價值觀混淆:網路平台資訊繁雜且真偽難辨,部分中學生缺乏足夠的媒體素養,容易受到偏頗言論、暴力內容或錯誤價值觀影響,導致道德判斷模糊,行為偏差風險上升。

五、體能與健康惡化:長時間沉迷於3C產品,減少了戶外活動與身體鍛鍊的時間,進而導致體力衰退、視力惡化、肥胖問題增加,並影響整體健康發展。

六、課業表現下滑:過度使用3C產品,特別是深夜使用,導致睡眠不足,白天上課精神不濟,專注力不足,進而影響學習成效及課業表現。

    國外的住宿學校最早出現在中世紀,像是英國的伊頓公學(Eton College)、哈羅公學(Harrow School)等貴族學校,放眼國際,住宿教育自古有之,而今在新時代背景下,其功能與價值也須隨之轉化與精進。而在地小人稠的台灣,中小學的設置都緊跟社區,如慧燈中學為住宿型中等學校是少數,但檢視當今情勢發展,重視全人教育、領導力培養,並加入國際化課程,進而支援特色人才培養的住宿型學校,反而成為針砭前列問題的重要解方,試詳述其緣由如下:

一、規範網路使用,降低沉迷風險:住宿學校有明確的手機、平板與電腦使用規定,例如明定收繳或限制上網時間,透過有計畫的管理,幫助學生避免無節制的網路依賴,培養健康的使用習慣。

二、提升自理能力,增進抗壓性與適應力:離開家裡生活,必須自己安排作息、打理生活,能快速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,學會解決日常的摩擦與挑戰,從而培養心理韌性。

三、增進人際交往,減少虛擬孤立感:少子女化及網路發展,造成孩子疏於人際交往,住宿學校長時間與同學一起生活,學會合作、包容與溝通,建立深厚的友情和人脈。

四、提供良好學習環境:住宿型學校有規劃讀書時間、課業輔導,學習氣氛濃厚,能提升學業表現。

五、節省通勤時間:不需要每天通車上下學,可以把時間花在學習、休息或課外活動上。

六、訓練紀律與責任感:宿舍生活有規矩需要遵守,培養學生守時、負責任的態度,對未來升學或就業很有幫助。

七、增進親子關係:有人擔心親子互動時間減少,可能導致親情疏離,事實上周間父母可能工作忙碌疏於互動,或急於課業生活要求,造成親子互動關係緊張,周間住宿學校可以提供良好的照顧,周休時間使親子共處時間更加珍貴。

    在虛擬世界盛行的今天,真正的成長,始於真實生活的鍛鍊。慧燈中學,給孩子的不只是床位,更是一個面對現實世界的起點。因為慧燈中學,不只是住一個地方,更是打造夢想與未來的開始。因為我們培養的,不只是學生,更是明天的領導者。

 

瀏覽數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