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

社會學科

108課綱以「核心素養」作為課程發展的主軸,「核心素養」是指一個人為了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,所應具備的知識、能力與態度,培養以人為本的「終身學習者」,分為三大面向來探討:「自主行動」、「溝通互動」、「社會參與」。

  所以核心素養,強調學習不侷限於學科知識及技能,更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。本校社會領域的課程設計,正是以核心素養」的理念,來培育學生面對各種挑戰時,能做出迎向「共好」的抉擇,並具社會實踐力,例如增進對歷史、地理、公民與社會學科及領域知識的探究與理解能力;發展跨學科的分析、思辨、統整、評估與批判的能力;發展民主社會所需之溝通互動、團隊合作、問題解決及社會參與等。

一、學科會議

(一)圖書資源推薦

    社會領域的學習應該不只侷限於課本內的知識,透過課外延伸閱讀將有助於拓展學生社會領域的學習。有鑑於此需要,社會科教師為學生提供了推薦書單。

(二)領域聯合審題及反思

    社會領域教師段考前會進行聯合審題。審題過程中,老師們會針對出題方向、內容、難易度等,給予命題老師建議,並於考試結束後,再共同討論擬定策略如何精進。

(三)科內研習

    每學期皆會聘請國教輔導團教師或大學教授到校對社會科教師演講,除分享自身教學經驗,也就本校現階段的執行成效給予建議。例如邀請大園國際高中蔡銘宇老師分享在108課綱探究與實作課程實際操作方法,在教學現場所實施小組合作及問題發想策略等;並針對111大考出題走向,如數據圖表判讀及閱讀素養命題做精闢分析,使科內老師獲益良多。

二、落實108課綱

(一)素養導向命題

    面對108課綱,新大學入學考試制度將走向素養導向命題策略,社會科考題特色是出現「混合題型」與增強「跨領域題型」比重。混合題型結合選擇題與非選擇題,是連續提問的題組,可以有層次地從基本的問題,延伸至加深加廣的題目,提升學生的歸納分析能力與反思評價。而跨領域題型具有歷史時間性與地理空間性,也涉及政府、國家等公民的元素,促進學生開放思考。為了呼應新課綱素養導向精神,更貼近真實情境的跨學科社會議題,本校社會科命題也走向結合空間和時間觀念,把社會科視為一體,提高「混合題型」與增強「跨領域題型」比重。

(二)校定必修

    本校社會科設計的高中必修課為「蘭陽怡情」,課程內容結合歷史、地理與公民,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,可以對宜蘭這塊土地擁有更深層的認識與感知。課堂上的介紹畢竟只是紙上談兵,讓課程教學走出教室,藉由實地田野調查,帶領學生參觀林場園區—太平山林業鐵道,以了解宜蘭林業盛衰過程。

(三)多元選修

    本校社會科設計的多元選修包括「二戰實錄」與「小論文寫作」。二戰實錄的時代段限為戰間期至冷戰興起之前,授課教師運用豐富的紙本講義、二戰小說與影音材料為教材,帶領學生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始末。小論文寫作除本校師資外,也聘請大學教授蒞校指導,由專業師資帶領學生針對感興趣的議題進行發掘、提問、質化分析、量化統計、總結。

(四)探究與實作課程

    本校歷史探究與實作課程的主題為「國家暴力與轉型正義」。課程分為三階段:基礎能力訓練、主題探討及學術座談。基礎能力:文本閱讀、摘要及心得的撰寫訓練。主題探討:透過文本的閱讀及討論,深入探討國家暴力與轉型正義的相關議題。學術講座:邀請學界相關專業人士及促轉會主委蒞校演講,透過與本校師生的座談,增進對民主自由價值的正確認知。本課程除要求學生完成相關報告之外,更希望學子們透過本課程,對人權的守護有更深層的體認。

三、積極參與競賽

(一)國家地理知識大競賽

    為鼓勵地理素養在全球化時代的積極意義,地理學界結合中小學教師,自民國94年起辦理「國家地理知識大競賽」,為讓具有社會領域專長的學生獲得展現特長、受到肯定和國際交流的機會,本校積極推廣此項競賽,讓學生多次進入全國決賽。

(二)地理奧林匹克

    為因應全球關連和科技的快速發展,希望為年輕人培養「帶得走的能力」,並在求取個人適性發展與因應社會多元發展的同時,同時提升國家競爭力。地理學界自民國91年起,為高中職生辦理「高中地理奧林匹亞」競賽,並配合「國際地理奧林匹亞」(International Geography Olympiad, IGEO)」之舉行,是目前國內唯一針對高中社會領域相關課程的全國性和國際性比賽。本校林羿君、徐佳和吳宓等三位同學參加2019年地理奧林匹亞競賽得到二等獎的佳績。

四、其他

      社會科除了在校內的課程之外,也安排一系列的戶外課程,以期讓學生帶走教科書以外的能力。例如尋訪宜蘭城,老師與學生在活動前,先藉由地圖,安排尋訪宜蘭史蹟的踏查路線,接著引導學生書寫導覽講稿。尋訪當天,由學生擔任導覽解說員,帶領大家了解宜蘭古城。

 

瀏覽數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