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

珍重再會 吳松溪校長榮退

珍重再會 吳松溪校長榮退

獻給畢業生與在校生的祝福

2022 6 10日是校長教育生涯中最珍貴也最值得紀念的日子,因為這天不僅是你們的畢業典禮,也是我的畢業典禮;今天你們從慧燈畢業,我也即將從教育界真正退休了,我們將祝福別在衣襟上,用最誠摯的心歡送彼此,展翅高飛。

    我從三十四歲開始擔任校長至今已有二十八年,在這全臺灣最優質的私校──慧燈中學接任校長也已經十二年了,歡送一屆又一屆的畢業生,並在每年的畢業典禮獻上校長的叮嚀與誠摯的祝福:叮嚀全校國中部畢業生,都能直升慧燈,夢想成真;也祝福高中部畢業生,都能鵬程萬里,成為社為國家的棟樑人才。看著每一位畢業的慧燈人在大學嶄露頭角,在職場上發光發熱,都令校長感到無限的欣慰與歡喜。

    慧燈中學化育樓楹柱上掛著「慧心獨運開天地,燈火相傳續古今。」感念當年林創辦人忠勝先生「慧心獨運」,籌建私立慧燈中學;感恩「燈火相傳」的教育火炬交付到我手中。

    這十二年來,校長秉持著林創辦人忠勝先生「先教做人,再追求學問」的辦學理念,以及林哲立董事長所強調「五育均衡,全才菁英」的教育方針,致力於「榮譽、卓越、尊嚴」的人格養成。校長期許每一位慧燈學生在踏出校門之後,都能勇於「做人、做事、做夢、做自己」──「做人」:腳踏實地,成為一個有熱忱,富有人文關懷的人;「做事」:主動積極,成為一個有能力,勇於負責任事的人;「做夢」:築夢踏實,成為一個有抱負,具備國際視野的人;「做自己」:有為有守,成為一個有原則,能夠實踐自我的人。最後祝福國中部第二十三屆,高中部第二十屆,所有畢業生,乘風破浪,錦繡前程。

    「長亭外,古道邊,芳草碧連天。晚風拂柳笛聲殘,夕陽山外山。天之涯,地之角,知交半零落。一壺濁酒盡餘歡,今宵別夢寒;韶光逝,留無計,今日卻分袂。驪歌一曲送別離,相顧卻依依。聚雖好,別雖悲,世事堪玩味。來日後會相與期,去去莫遲疑。」這首李叔同的《送別》是校長國中時期全校大合唱的畢業歌曲,至今印象猶深,轉眼間近半個世紀過去了,年華似箭,世事更迭,令人感觸良多。而今鳳凰花開,驪歌再度響起,用感恩惜福的心,互道珍重再會,歷經了慧燈師長全天候的教誨,以及同學好友二十四小時的陪伴。

    在希臘神話中,人類文明本來沒有火種,沒有火焰燒烤食物,也沒有火光照明萬物,人們只能吃生食,而入夜之後就是無窮無盡的黑暗。於是普羅米修斯為了造福全人類,冒著生命危險,從太陽神阿波羅那裏去偷走了一個火種送給人類,從此人們有了文明幸福的生活。但是主神宙斯發現普羅米修斯偷了火種,觸犯了天規,便大發雷霆決定要狠狠懲罰他。火神勸說普羅米修斯:「只要你認錯並歸還火種,宙斯他就會饒恕你。」普羅米修斯堅定地說:「我願意接受懲罰,但我不會歸還火種!我要把火種傳下去。」普羅米修斯為了人類幸福,堅持把文明的火種傳遞下去;慧燈中學也為了學子教育,立志把智慧的明燈傳承下去,慧燈中學全體教職同仁都是教育的傳燈人。

    今年國中會考國文題目中所提到的:「學者如取水,終日取而不能踰其量,故操瓢者止於瓢,操盎者止於盎;教者如分火,終日分而未嘗虧其體,故散為十燈而明自若,散為千燈而明自若。故善學者不自隘其器,善教者不自吝其光。」校長藉此勉勵所有在校生,上課學習就好像拿容器取水,拿葫蘆瓢取水,最多只能得到一葫蘆瓢的水,拿瓦盆取水,最多只能得到一瓦盆的水,所以善於學習的人,要立志遠大,準備好最大的容器來裝取老師所傳授的大量知識智慧。而老師就像是傳燈分火的人,將智慧的燈火一屆屆地傳承下去,分散出十百個燈火,甚至分散出千萬個燈火,老師絕對不會吝惜手上的燈火,而在傳燈的過程中,手中燈火還會更加熾旺燦亮。

    《維摩經》菩薩品曰:「無盡燈者,譬如一燈燃百千燈。冥者皆明,明終不盡。」慧燈中學傳承了智慧的燈火,開拓了教育的眼界,也指引了未來社會國家的發展方向。校長最後期許所有在校生都能敦品勵學,無限擴充自己的涵養器量,裝載豐富充沛的多元知識,昇華成渾厚圓滿的學養智慧,用奉獻的精神與無畏的勇氣,將慧燈之光傳延永續,永照寰宇。

 

瀏覽數: